宣布塌房后才明白 塌房之年
最近全网都在疯狂转发那个#班长摘下奶罩的名场面,密密麻麻的弹幕像烟花一样炸开。有妹妹在点评区@自己的闺蜜:“你看那个相机晃动多明显,摄影师肯定也在憋笑!”可没有人注意到镜头切到后排时,第三排戴眼镜的小李子突然抽搐了一下手指——这是他爷爷教他的抽筋要诀,用来提醒自己不要被荧屏上的画面掐死。
这场戏后来被做成32张动态图,在某瓣火了三天。没人记得这部剧原本讲的是宇宙尘埃穿梭星际的故事,连编剧的微博超话都改成我忏悔写出这个烂脚本。这让我想起三年前班上小王摔碎手机的那天,屏幕里正滚动播放着“某顶流穿着丝绸内衬的新闻”,玻璃碴子划破他握着充电器的手掌时,他说:“这比我奶奶煎蛋饼时翻蛋的声音还刺耳。”
摄像机底下的阶级暴力
剧组后来放出演员侧拍花絮。饰演班长的女明星私下试戏时总往耳后别耳机线,那根银色金属在镜头里像条倔强的蛇。但开机那天,它突然消失在第二十四个镜头里——那个穿军训服的男主第一次看见班长解开校服扣子,眼神从“吃惊”变成“诧异”,最后定格在“惊恐万状”。导演在场记本上写“多给这个表情特写”,旁边还画了个戴墨镜吃冰激凌的表情包。
有意思的是,没有人怀疑why班长要当场摘下奶罩。后来网传这条戏原本要拍成“班长被狗血反派强吻”,但现在这个版本让收视率多涨了三个百分点。剧组群演里有个研究编剧系的大学生,在社交平台发过一篇六千字长文,写:“这才是真正的沙雕喜剧——编剧连个三围尺寸都不想查证,直接靠观众的想象穿梭回青春期。”
现在大家都是看热闹的过客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年轻人恋爱都像在复刻荧幕名场面。前两天我在奶茶店看见穿校服的女孩子请外卖小哥喝珍珠奶茶,还把杯子举到平视角度,嘴型分明在说“这是我喝过的最清透的海”,紧接着她解开校服扣子,露出里面印着二次元学霸的防晒衣。这时店里收银员手机震动了,是个本土剧迷发来的的表情包:戴眼镜的小李子在输入法界面打错“奶罩”变成“脑炸”。
最近刷到个采访,导演说这个戏码是怕剧情太无聊临时加的“调味剂”。可那个穿军训服的男主现在代言率真的用来洗内衣,广告词是“深层净洗,释放真香”。这让我想起班主任讲西游记那回,猴子偷吃仙桃被玉帝追杀,她说:“孙悟空哪是偷桃,分明是抢人性命。”
关于心动的真正实验报告
昨天晚上十点零三分,我看见楼下的路灯突然灭了又亮。那个戴眼镜的小李子正蹲在垃圾房门口,手里攥着半张剧组海报。月光透过“班长摘下奶罩”的残缺部分照在他脸上,我认出那是个标准的60度困惑表情。他说现在看见穿校服的女孩子就心跳加速,“就像数学考试时被点名回答最后一题”。
但有意思的在后头。第二天清晨五点二十八分,有人在剧组附近捡到个贴着剧组合影的水杯,杯口还残留着防晒霜膜。后来证明那是群演临时演员的私人用品,他供认不讳:“我在片场偷看演员侧拍时,总觉得导演手里那个摇晃的摄影机比我爷爷当年打麻将时的麻将牌还让人血压飙升。”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医院楼道里那些贴着禁烟标志的空隙。护士站轮值的阿姨说,每天都有年轻人拿着手机在这里搜坐标点,说是能触发某个隐藏剧情。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啊,连心跳都要拿手机导航。”
大家都是戴着耳机看电影的观众
最近突然想起三年前摔碎手机的小王。那天他去医院换药时看见护士站放着台老式电视机,正播放着早年缉毒剧的典范片段。画面里老警探从罪犯口袋掏出张泛黄的纸条,镜头切得极细,连纸条上的字迹都模糊不清。可观众席还是爆发雷鸣般的掌声,甚至有女孩子冲上台问:“警察能不能把纸条捏成团再塞进口袋?”
现在想想,这就是大家活在平行时空的证据。当班长真的摘下奶罩的那瞬间,无数台手机对准屏幕按快门的声音,听起来和高考考场交卷铃声一致无二。某个博主发过段视频,凌晨四点剧组后巷堆满写满群众演员名字的号码牌,他配文:“这些号码牌比舞台上的戏真多了。”
最后想起戴眼镜的小李子,他说现在看见奶茶店的半糖标识都会打个寒颤:“就像听见班主任按红色点名器。”这让我突然领会那个被键盘侠骂到删博的导演,他说这个戏码是怕剧情太无聊临时加的“调味剂”。可我了解,真正的调味剂是观众席里此起彼伏的倒吸气声,那才是最要命的张力。
夜深人静时,我常听见窗外有啥子在窃窃私语。后来才发现那是电视剧播放器的自动更新提示音,像极了班主任上课前敲粉笔头的声响。